各地迅速排查“3·15”晚会曝光问题产品
定海分局连夜部署科、队、所联动排查冻虾仁生产经营单位,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4家,抽检冻虾仁10批次,现场检查未发现问题。一是紧急部署迅速排摸。对辖区内的水产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一次全覆盖排摸,了解相关企业是否有经营速冻虾仁产品,并询问其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销售去向,全面摸清速冻虾仁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二是深入企业开展抽检。针对筛选出的11家从事冷冻虾仁生产经营的企业,执法人员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检查,确认其生产环节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违规添加物质的问题,在半天内完成现场检查及抽样工作,并将在检验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告知公众,并对问题食品作出相应的后续处置。三是组织人员全面排查。为进一步确保流通环节无相关问题虾仁产品,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商超、生鲜门店等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上述经营单位是否履行索证索票义务,确认相关冷冻水产的来源和产地,目前已检查经营单位43家,暂未发现“问题虾仁”的经营主体。
普陀分局迅速开展“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一是聚焦舆情痛点,开展立体化排查。现场重点检查人员健康管理、食材进货查验记录、储存条件、三防设施等关键环节。检查发现,存在土豆发芽、冰箱内食材生熟混放、未加盖覆膜、个人药品随处摆放、油污洁净剂与食材混放、采购及消毒台账不全、天花板孔洞未封堵、窗户缺失、摄像头离线等问题。检查健康证5份,未发现无证或过期情况。查看近半年的全国“12315”平台,暂未发现涉事品牌外卖的投诉举报案件。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实施闭环化处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要求餐饮单位立行立改。按照普陀区餐饮单位“五净一全”管理办法,落实场所、设施、工具、人员、食材的管理,主动在外卖平台实时公示后厨现场。加强食材源头管控,做好进货查验记录,及时清理变质、过期食材。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推动行业化治理。举一反三,通过微信群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发布风险提示,明确“五个严禁”(严禁回收食品、滥用添加剂、混放生熟食、无证上岗、篡改标签)要求,督促餐饮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充分发挥“普安蜂卫”的作用,开展“食安吹哨人”——外卖骑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活动,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给予物质奖励。适时开展“后厨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消费者代表参与突击检查。持续开展网络餐饮“红黑榜”公示,曝光典型案例,促进行业自律。
岱山县局迅速对全县在产冷冻虾仁生产企业展开食品安全专项排查及抽样检测。此次行动全覆盖排查生产企业4家,并对在产的2家企业抽检样品2批次。一是严查生产过程。重点检查企业生产加工流程,核验原料供应商资质,通过“浙食链”系统进行动态监测,查看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各环节记录是否完整规范,确保生产流程可追溯。同时,检查生产环境、设备卫生状况及人员操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二是核验标签标识。全面核查产品外包装信息,重点检查保水剂成分(如磷酸盐)、净含量、生产批次及贮存条件等法定信息的标注完整性,比对产品执行标准与实物标注的一致性,排查是否存在虚假标注、信息缺失或标识易脱落等违规现象。三是抽检保水剂添加。严查保水剂使用情况,第一时间对2家在产企业随机抽取2批次冷冻虾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检验,重点检测甲醛、二氧化硫、磷酸盐等项目是否符合《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违规添加、超量使用等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高新区分局迅速开展冷冻虾仁质量安全专项排查,共检查相关生产企业4家次。一是“清单式”指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针对辖区内冻虾仁生产企业,建立“清单式”指导机制,特别对拟变更的企业提前介入,开展针对性检查,重点核查生产工艺合规性、标签标识规范及食品添加剂管理,督促企业建立采购、储存、使用全流程台账,并落实专人专管要求,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形成“自查自纠-整改提升-长效巩固”的闭环。二是“突击式”检查,严查食品安全隐患。明确冻虾仁企业风险点,对生产过程重点环节开展突击检查。车间检查中采取“生产流程”逐项查与“直奔隐患”重点查相结合方式,重点关注布局流程风险隐患,与从业人员操作规范,聚焦食品添加剂领用、使用的关键环节,现场反馈问题清单,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限期落实。通过强化日常监管,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权益。三是“双轨式”提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开展冻虾仁产品抽检工作,目前已针对冻虾仁产品抽检1批次,后续将持续开展“链上点检”全覆盖抽检,聚焦高风险食品类别及关键检测指标,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定期组织企业食品安全培训,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查自纠能力。通过抽检与培训相结合,推动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形成“检测-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新城分局三举措迅速开展“保水虾仁问题”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数15人次,检查农贸市场4家、大小超市15家、生鲜门店16家、配送单位2家,辖区均未发现曝光冻虾仁产品。一是紧急动员,部署到位。紧急召开专项检查部署会,统一部署安排,明确检查要求,组织执法人员分三组对辖区农贸市场、商超、生鲜门店及配送单位开展突击检查,如若发现问题虾仁,现场立即进行从严处理。二是实地核查,消除隐患。聚焦风险性高、消费量大的重点领域进行突击检查,将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作为重点检查品种,要求执法人员对冷库储存情况、进货查验记录、索证索票信息等开展全面核查,并对其他厂家的虾仁进行随机抽检,确保全面消除风险隐患。三是全面自查,落实责任。第一时间通过线上餐饮单位、流通单位等工作微信群,通知经营户立即开展自查,要求如发现有采购或经销过相关产地问题虾仁的情况,立即采取自行下架、暂停销售等措施,同时报告分局,并要求分局相关科室做好舆情监测工作。
金塘分局针对电线电缆虚标参数、一次性成人内裤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执法人员以辖区五金市场、商超、城乡结合部小商品市场为重点区域,突击检查电线电缆产品执行标准、强制性产品认证、导体横截面积等内容,以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标签标识、生产厂家资质、合格证明等情况,同时督促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本次检查累计检查经营单位13家,未发现违法违规情况。
六横分局迅速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强化风险管控基础。聚焦龙山小学、华之友超市两个产品质量安全伤害信息监测点,定期收集各类产品伤害风险信息,重点关注校服、童装童鞋等产品,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今年以来,未收到相关产品的伤害风险信息。编制安全帽等热点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警示与消费提醒,通过“六横发布”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切实提升群众对产品的鉴别能力。二是强化风险管控力度。聚焦消防、室内加热器、农资等产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专项整治,重点对各销售单位在售产品的包装标识、合格证、执行标准等信息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存在销售“三无”和假冒伪劣产品等进行检查。此外,结合市局下发重点单位名单,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问题闭环处置。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各类销售单位16家次,暂未发现违法行为。三是强化风险管控手段。以专项检查为契机,执法人员向各经营单位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确保产品质量。严格落实分局值班制度,关注“12315”“12345”平台涉及产品质量的投诉举报,积极做好“3.15”期间社会负面舆情的高效应对,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普陀山分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对景区内10家奶茶店和3家火锅店展开地毯式排查。执法人员聚焦奶茶店,从原料储存仓库到饮品制作操作台,对每一批次的茶叶、奶制品、水果、果酱和添加剂进行仔细溯源、核对保质期。同时,深入火锅店,严查肉类检疫证明、蔬菜新鲜度以及火锅底料的熬制环节,逐家店铺细查到底,全力扼杀食品安全隐患。在检查期间,执法人员向要求相关市场经营主体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自律意识,依法依规经营。针对检查中暴露出的6个动态问题,已责令现场整改,均整改完毕。